重庆时时全天在线计划
game show 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重庆时时全天在线计划 > 新闻动态 > 硬皮病中医辨证,通络解痹方有效改善
硬皮病中医辨证,通络解痹方有效改善

2025-10-12 21:32    点击次数:146


  提到硬皮病,很多人会想到皮肤变硬、活动受限的困扰。这种以皮肤纤维化、内脏受累为特征的疾病,在中医范畴中属 “皮痹”“痹证” 类,多因气血不畅、经络阻滞所致。今天就带大家了解硬皮病的中医辨证思路,再分享一个用 “通络解痹方剂” 恢复的真实案例。

一、三种常见证型

中医治疗硬皮病的核心是 “辨证施治”,根据患者症状、体质不同,常见证型主要有三类:

1、寒凝血瘀型

最常见的证型,多因外感寒邪或体质虚寒,导致气血凝滞。患者常表现为肢端发凉、遇冷发紫(雷诺现象),皮肤僵硬如蜡,颜色暗沉,伴关节疼痛、畏寒怕冷。

2、肝郁血瘀型

展开剩余71%

长期情绪抑郁、压力大的患者易出现此证。除皮肤变硬外,还会有胸胁胀痛、情绪烦躁或低落,女性可能伴随月经不调。

3、脾肾阳虚型

病程较长、病情较重的患者常出现。表现为全身皮肤广泛硬化,伴乏力、怕冷、食欲差、大便稀溏,甚至出现肺、肾等内脏受累。

二、通络解痹方剂

针对硬皮病 “经络不通、气血瘀滞” 的核心病机,中医常用 “通络解痹方剂” 治疗。该方剂以 “通络活血、益气健脾、温阳散寒” 为组方思路,核心药材包括当归、川芎(活血养血)、桂枝、地龙(温通经络、化瘀通络)、黄芪、白术(益气健脾、固护正气)等,可根据不同证型加减调整 —— 比如寒凝血瘀加附子、干姜,肝郁血瘀加柴胡、郁金,脾肾阳虚加菟丝子、补骨脂。

该方剂不仅能缓解皮肤僵硬、疼痛等表面症状,还能调理脏腑功能,改善气血运行,减少病情反复,避免单纯对症治疗的局限性。

三、真实案例

王女士2022年确诊硬皮病,起初只是双手皮肤发紧,后来蔓延到前臂,遇冷手指发紫疼痛,西医治疗后症状反复。

后来到我处,经辨证为 “寒凝血瘀型”:双手皮肤硬、色暗,遇冷加重,伴畏寒、舌有瘀斑。医生用通络解痹方剂加减:基础方中加附子、细辛温经散寒,加鸡血藤增强通络之力。

用药一个疗程后,王女士手指发紫次数减少,皮肤紧绷感减轻;坚持三个疗程,前臂皮肤变软,能正常握拳,巩固一个疗程,皮肤弹性基本恢复,畏寒症状消失,随访至今未复发。

硬皮病病程较长,中医治疗需坚持 “辨证施治、长期调理”,患者不要自行加减药物。同时日常要注意保暖(避免诱发雷诺现象)、保持情绪舒畅,配合治疗效果更好。

发布于:北京市